http://www.fankebio.com/productID/tarticle_detail-253252.html
一、单克隆抗体的概念
抗体是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能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常规的抗
体制备是通过动物免疫并采集抗血清的方法产生的,因而抗血清通常含有针对其他
无关抗原的抗体和血清中其他蛋白质成分。一般的抗原分子大多含有多个不同的抗
原决定簇,所以常规抗体也是针对多个不同抗原决定簇抗体的混合物。即使是针对
同一抗原决定簇的常规血清抗体,仍是由不同
B
细胞克隆产生的异质的抗体组成。
因而,常规血清抗体又称多克隆抗体(
polyclonalantibody
)
,简称多抗。由于常规抗
体的多克隆性质,加之不同批次的抗体制剂质量差异很大,使它在免疫化学试验等
使用中带来许多麻烦。因此,制备针对预定抗原的特异性均质的且能保证无限量供
应的抗体是免疫化学家长期梦寐以求的目标。随着杂交瘤技术的诞生,这一目标得
以实现。
1975
年,
Kohler
和
Milstein
建立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他们把用预定抗原免
疫的小鼠脾细胞与能在体外培养中无限制生长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
B
细胞杂交
瘤。这种杂交瘤细胞具有双亲细胞的特征,既像骨髓瘤细胞一样在体外培养中能无
限地快速增殖且永生不死,又能像脾淋巴细胞那样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通过克
隆化可得到来自单个杂交瘤细胞的单克隆系,即杂交瘤细胞系,它所产生的抗体是
针对同一抗原决定簇的高度同质的抗体,
即所谓单克隆抗体
(
monoclonalantibody
)
,
简称单抗。
与多抗相比,单抗纯度高,专一性强、重复性好、且能持续地无限量供应。单
抗技术的问世,
不仅带来了免疫学领域里的一次革命,
而且它在生物医学科学的
各个领域获得极广泛的应用,促进了众多学科的发展。
Kohler
和
Milstein
两人由此杰出贡献而荣获
1984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二、杂交瘤技术
(一)
杂交瘤技术的诞生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诞生是几十年来免疫学在理论和技术两方面发展的必然结
果,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抗体基因的研究、抗体结构与生物合成以及其多样
性产生机制的揭示等,为杂交瘤技术提供了必要理论基础,同时,骨髓瘤细胞的体
外培养、细胞融合与杂交细胞的筛选等提供了技术贮备。
1975
年
8
月
7
日,
Kohler
和
Milstein
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
分泌具有预定特异性抗体的融合细胞
的持续培养
”
(
Continuousculturesoffusedcellssecretingantibodyof
predefinedspecificity
)
的著名论文。
他们大胆地把以前不同骨髓瘤细胞之间的融合延
伸为将丧失合成次黄嘌呤
-
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ypoxanthineguanos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
HGPRT
)的骨髓瘤细胞与经绵羊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
胞进行融合。融合由仙台病毒介导,杂交细胞通过在含有次黄嘌呤(
hypoxanthine
,
H
)
、氨基喋呤(
aminopterin
,
A
)和胸腺嘧啶核苷(
thymidine
,
T
)的培养基(
HAT
)
中生长进行选择。在融合后的细胞群体里,尽管未融合的正常脾细胞和相互融合的
脾细胞是
HGPRT+
,
但不能连续培养,
只能在培养基中存活几天,
而未融合的
HGPRT-
骨髓瘤细胞和相互融合的
HGPRT-
骨髓瘤细胞不能在
HAT
培养基中存活,只有骨髓
本文链接: http://acdbio.immuno-online.com/view-1614610683.html